新能源电池的服役性能评价、可靠性分析、安全性测评则贯穿电池研发、生产及应用整个环节。建立能源电池测试评价平台,是服务宁波246产业集群建设,助力省内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浙江区域中心建立的能源电池材料测试评价专业主要平台主要聚焦于电池材料的物理性能、微结构、化学成分等性能测试,电池单体及电池包的电学性能分析、寿命评估、可靠性验证、安全性评价;完善动力电池材料、电池单体及电包总成的分析技术、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建立电池材料、电池单体及电包总成的性能数据库。最终形成具备涵盖动力锂电、固态电池和氢能燃料电池等产品的综合性能分析、产品认证、标准开发等全套测试评价能力,形成“材料-电池-性能”闭环联动测试评价机制。
平台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有探针台、电化学CV测试系统、霍尔效应测试仪、四探针测试仪、紫外老化试验箱、比表面吸附仪、高压吸附仪、离子色谱仪等20余台套,价值2000万元。平台测试评价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高容量稀土储氢材料、镍钴锰酸锂材料、镍钴铝酸锂材料、富锂锰基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等,测试评价覆盖物理性能(粒度分布、振实密度、松装密度、比表面积)、电化学性能(放电比容量、充放电效率、放电平台容量比率、循环寿命)、循环寿命、化学成分、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微区结构、表面结构)、原位微结构变化(晶体结构、微区结构、表面结构)等。
仪器设备名称 |
服务内容 |
比表面微孔分析仪 |
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以及气体吸附等温线的检测分析 |
多通道原位DEMS表征设备质谱仪 |
主要用于在电化学过程中原位检测电池产生的气体种类以及气体半定量分析 |
同步热分析仪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 |
主要研究材料的如下特性: 1、TG: 热稳定性、分解、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游离水与结晶水含量、成分比例计算... 2、DSC: 熔融、结晶、相变、反应温度与反应热、燃烧热、比热,主要用于电池材料的安全性分析 |
红外光谱仪 |
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可以作为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征性,可以采用与标准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对比的方法来做分析鉴定。 |
加速绝热量热仪(ARC) |
加速绝热量热仪(ARC)基于绝热原理设计,用于危险品评估的新型热分析仪器,可以提供绝热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时间-温度-压力数据,可使用较大的样品量,灵敏度高,能精确测得样品热分解初始温度、绝热分解过程中温度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主要服务于电池的安全性测试。 |
瞬态吸收光谱仪 |
开放半导体薄膜/溶液的瞬态吸收光谱测试。泵浦光探测范围:400-1100 nm,延迟时间窗口:4.2 ns。 |
原位光学显微镜 |
原位观察电化学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貌结构变化,观测内容包括材料微米级结构、表面粗糙度等 |
光(电)化学测试系统 |
可提供在标准太阳光和单色光下,光电材料的性能测试评价测试,包括:CV/EIS/IMPS等 |
光(电)催化分析系统 |
可提供光(电)催化分解水产物的定量测试 |
接触角测试仪 德国LAUDA OSA 60G |
液体接触角、气体接触角、滚动角 |
日立F-4700荧光分光光度计 |
常规测试(室温):激发谱、荧光发射谱、磷光/延迟荧光发射谱 |
总有机碳分析仪TOC |
有机碳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安捷伦 (EC-C18柱) |
有机物分析 |
有机物降解 |
降解动力学曲线,催化剂性能分析 |
化学需氧量分析仪COD (5B-3C, Lianhua, China) |
化学需氧量测试 |
紫外分光光度计 |
测定各种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区的吸收光谱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
测量电化学微观特性,如表面电势、电阻等 |
四探针测试仪 |
测量薄膜材料的电阻率和方块电阻 |
霍尔效应测试仪 |
测量薄膜、块体材料的方阻,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浓度迁移率 |
193 nm准分子激光器 |
光致发光光谱 |
电子束蒸镀 |
金属电极沉积 |
1260A阻抗分析仪+探针台 |
电容频率(C-F)关系曲线,阻抗-频率关系曲线等 |
电化学CV测试系统(CVP21型) |
半导体材料导电类型,pn结结深以及载流子浓度分布 |
Waters凝胶色谱仪 |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安捷伦气相色谱仪 |
常见有机小分子液体浓度测试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液相色谱分析 |